
今天开始!下调0.5%,影响有多大?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预计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央行同步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降准落地,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一、什么是降准?
要了解什么是“降准”,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求,按规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假设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存款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
存款准备金率=10%
存款准备金=1000万元×10%=100万元
这表示商业银行需要将100万元存放在央行,以满足存款准备金的法定要求。这一过程确保了央行能够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降准的意义
降准是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作用包括:
(一)增加银行可贷资金规模
降准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资金相对宽裕,信贷投放能力增强。例如,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银行可贷资金规模将显著增加,从而扩大信贷投放,提升市场流动性,助力经济增长。
(二)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
降准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增强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通常融资渠道有限,降准后银行资金充裕,可能会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降低其融资成本。
(三)推动市场利率下降
降准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银行在资金市场上拆借资金的意愿和能力增强,从而推动市场利率下降。例如,银行资金充裕后,可能会降低对同业拆借的依赖,进而压低市场利率水平。此外,降准还可能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从而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
三、近年降准的目的
我国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准备金率历经多次调整。降准频次并无固定规律,主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而定。
2015年多次降准:当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降准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18年降准:主要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缓解部分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
2020年降准:在疫情冲击下,降准是为了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
四、降准对公众的影响
(一)日常生活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降准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资金压力缓解,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间接改善就业环境。
房贷利率调整:降准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能推动LPR下行,未来新增房贷利率或随之下降。存量房贷需待每年的重定价日调整,具体调整时间取决于房贷合同的约定。
(二)投资市场
股市:降准后银行资金充裕,可能会增加对股票市场的配置,从而推动股指上行。此外,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也可能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债市:银行资金充裕后,可能会加大债券配置,从而压低债券收益率。债券收益率下降意味着债券价格上涨,对债券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利好。
理财产品:稳健型产品(如债券类理财)收益可能随利率下行而降低。例如,货币基金的收益会随着市场利率下降而降低,但长期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可能相对稳定。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理财)可能因股市向好而收益小幅提升。
总结
本次降准旨在稳定经济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其效果将逐步显现。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需求,理性应对政策变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组合,把握降准带来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以上就是“今天开始!下调0.5%,影响有多大?”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